亚州成a人在线观看日本_亚洲精品日韩精选_97资源碰碰碰碰久久久久_国产高清无码97在线

【經典導讀】《大學》導讀
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3-29來源:和諧中國網書院

點擊網址進入首頁

www.guangfan.net

【和諧中國網經典普及工程】

 李耀君《國學經典導讀》選登

《大學》導讀

 和諧書院 

曾子

《大學》是“四書”之首,是儒家的重要經典。

一、時代背景  

1. 禮崩樂壞與思想重構(戰(zhàn)國中后期,約公元前4世紀)  

周代封建制度瓦解,諸侯爭霸加劇,社會動蕩催生對秩序與道德的迫切需求。  

儒家學派在孔子去世后分化,思孟學派(子思、孟子)與荀子學派并立,《大學》可能成書于思孟學派之手。  

2. 教育體系轉型  

官學衰微,私學興起,儒家強調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的實踐路徑,回應士人階層上升通道的需求。

二、作者與文本爭議  

傳統(tǒng)觀點:漢代鄭玄、宋代朱熹認為《大學》為孔子弟子曾參(曾子)所著,屬“孔門心法”。

現(xiàn)代考證:文本中部分概念(如“格物”)在戰(zhàn)國中后期才成熟,可能由曾參門人整理孔子思想而成,定型于秦漢之際。

文本結構:原為《禮記》第42篇,朱熹將其與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合為“四書”,并分“經”(1章)與“傳”(10章),強調“三綱領八條目”的邏輯體系。 

三、核心思想體系

格致誠正 修齊治平(李耀君書法)

 1. 三綱領:終極目標  

 (1)明明德:彰顯人內在的光明德性(“克明峻德”)。  

 (2)親民:朱熹解為“新民”,即教化民眾;王陽明主張“親民”,強調與民一體。  

 (3)止于至善:追求道德實踐的完美境界(“為人君止于仁,為人臣止于敬”)。

 2. 八條目:實踐路徑  

 格物→致知→誠意→正心→修身→齊家→治國→平天下  

 “修身”為樞紐,貫通內圣(道德修養(yǎng))與外王(社會實踐)。

 3. 核心哲學命題  

 (1)修身為本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?!? 

 (2)慎獨工夫:“小人閑居為不善,見君子而后厭然?!睆娬{道德自律。  

 (3)絜矩之道:“所惡于上,毋以使下?!币酝硇臉嫿ㄉ鐣惱?。

 四、現(xiàn)代啟示  

1. 教育理念

批判功利化教育,倡導“全人教育”:知識(格物致知)與德行(誠意正心)并重。  

2. 領導力培養(yǎng)

“修身”思想影響哈佛商學院“領導力金字塔”模型,強調內在品德對決策的影響。  

3. 社會治理

“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”是當代“以人民為中心”治理觀的文化源頭。  

4. 心理建設

“知止而后有定”為焦慮癥群體提供“目標定力行動”的心理調節(jié)框架。

、跨文化對話

與柏拉圖《理想國》對比:兩者均強調統(tǒng)治者德性,《大學》的“修身”與“哲學王”(柏拉圖提出的完美統(tǒng)治者)的“靈魂轉向”異曲同工。

與斯多葛學派:共同主張內在德性超越外在境遇,但儒家更強調社會責任的踐履。

 

【附】

《大學》經典詞句選

(一)核心綱領  

1. 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      

  釋義:學問的根本在于彰顯光明德性、教化民眾、達至最高善境。  

2. 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  

  釋義:明辨事物主次與過程始終,方能接近真理。

(二)修身之道  

3.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 

  釋義:無論地位高低,修身是人生根本。  

4. 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  

  釋義:日日革新自我,追求德性精進。  

5. 君子必慎其獨也  

  釋義:獨處時更需謹慎自律。  

6. 富潤屋,德潤身  

  釋義:財富裝飾房屋,德行滋養(yǎng)身心。  

7. 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  

 釋義:心神渙散則無法真正感知世界。  

8. 所謂誠其意者,毋自欺也  

 釋義:誠意即不欺騙自己的本心。  

9. 如惡惡臭,如好好色,此之謂自謙  

 釋義:好惡發(fā)自本心,方為真實無偽。  

10. 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  

  釋義:真誠者內外如一,無可隱藏。

(三)齊家治國  

11. 一家仁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  

  釋義:家庭道德影響國家風氣。

12. 上老老而民興孝,上長長而民興悌  

  釋義:統(tǒng)治者敬老尊長,民眾自會效仿。  

13.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,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 

  釋義:自身先有德行,方可要求他人。  

14. 所惡于上,毋以使下;所惡于下,毋以事上  

  釋義:推己及人,不以己所惡施于他人。  

15. 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,此之謂民之父母  

  釋義:與百姓同好惡,才是合格的統(tǒng)治者。  

16. 財聚則民散,財散則民聚  

 釋義:貪婪斂財失民心,施惠于民得擁護。  

17. 國不以利為利,以義為利也  

  釋義:治國當以道義而非私利為本。  

18. 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  

  釋義:德行為立國之基,財富次之。  

19. 仁者以財發(fā)身,不仁者以身發(fā)財  

  釋義:仁者用財富修養(yǎng)德行,不仁者犧牲德行追逐財富。  

(四)哲理格言  

20. 而后有定,而后能靜,而后能安,而后能慮,而后能  

 釋義:明確目標方能心定,進而深思有所得。  

21. 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  

 釋義:修身從端正心念開始。  

22. 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  

  釋義:誠意是正心的前提。  

23. 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  

  釋義:知識的積累促進誠意。  

24. 致知在格物  

  釋義:探究事物原理是獲取真知的基礎。  

25. 物格而后知至  

  釋義:窮究事物本質后,方能獲得真知。  

26. 心正而后身修  

  釋義:心念端正,德行自然提升。  

27. 身修而后家齊  

  釋義:自身修養(yǎng)完善,方能治理家庭。  

28. 家齊而后國治  

  釋義:家庭和諧是國家安定的基礎。  

29. 國治而后天下平  

  釋義:國家治理得當,天下方能太平。  

(五)道德實踐  

30.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 

  釋義:君子追求至善,竭盡所能完善自身。  

31. 為人君,止于仁;為人臣,止于敬  

  釋義:君臣各守其德,君仁臣敬。  

32.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,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 

 釋義:君子重德親善,小人逐利享樂。  

33. 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驕泰以失之  

  釋義:治國之道在于忠信,驕縱必失。  

34. 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;貨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  

  釋義:惡言與不義之財終將反噬自身。  

(六)歷史鑒戒  

35. 殷之未喪師,克配上帝;儀監(jiān)于殷,峻命不易  

  釋義:以殷商興亡為鑒,天命難保需慎德。  

36. 道得眾則得國,失眾則失國  

  釋義:民心向背決定國家存亡。

(七)教育理念  

37. 如切如磋者,道學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。  

  釋義:治學需切磋琢磨,修養(yǎng)需不斷精進。  

38. 《詩》云:“瞻彼淇澳,菉竹猗猗。有斐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  

  釋義:以詩經喻君子修養(yǎng)如雕琢美玉。  

(八)政治智慧  

39. 堯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;桀紂率天下以暴,而民從之  

  釋義:統(tǒng)治者以德或暴治國,民眾皆會效仿。  

40. 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從  

  釋義:政令與自身行為矛盾,民眾不會遵從。  

(九)治國方略  

41. 君子有絜矩之道  

  釋義:治國需以道德規(guī)范為準繩。  

42. 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  

  釋義:執(zhí)政者應與百姓好惡一致。  

43. 德者本也,財者末也  

  釋義:德行為根本,財富為枝葉。  

44. 是故財聚則民散,財散則民聚  

  釋義:聚斂財富失民心,散財施惠得民心。  

 (十)警世箴言  

45. 見賢而不能舉,舉而不能先,命也;見不善而不能退,退而不能遠,過也。  

  釋義:見賢不舉、見惡不退,皆屬執(zhí)政之失。  

46. 好人之所惡,惡人之所好,是謂拂人之性,災必逮夫身  

  釋義:逆人性而行必招災禍。  

47.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,必自小人矣  

  釋義:治國若只重斂財,必是小人當?shù)馈?/span>  

 (十一)辯證思維  

48.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,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 

  釋義:律己方能律人,自身無過方可批評他人。  

49. 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諸人者,未之有也。  

  釋義:自己無寬容之心,卻要他人理解,絕無可能。  

 (十二)終極理想  

50. 克明俊德,以親九族;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;百姓昭明,協(xié)和萬邦。  

  釋義:由修身至家族和睦,再推及天下大同。

歡迎大家提出批評指導意見

交流微信:330835268

  【編者簡介】李耀君,1966年出生,陜西合陽人,陜西師大畢業(yè),國學教育指導師,《弟子規(guī)-人之規(guī)》現(xiàn)代修訂者,和諧中國網創(chuàng)始人,和諧書院院長,臺灣孔子學院特聘教授,曾擔任央視《星光大道》評委,兼任多家企事業(yè)單位文化顧問。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39-13872.html




【附】

宗圣公曾子賦

和諧書院 李耀君

 


洙泗煙雨,曾點弦歌繞庭戶;武城春深,童子抱經出柴扉。嚙指痛心處,孝行貫日月;三省成規(guī)時,忠信立乾坤。木鐸聲遠,七十子星散四海;杏壇香冷,獨留得衣缽真?zhèn)鳌?/span>

觀其布衣芒履,負薪養(yǎng)親于陋巷;簞食瓢飲,傳道授業(yè)于蓬門。謂"仁為己任"者,雖九死其猶未悔;言"任重道遠"者,雖顛沛必守其真。著《孝經》以明天倫,述《大學》而正人倫。修齊治平之序,如北斗垂象;格致誠正之道,似春風化人。

昔者夫子撫琴而嘆:參也魯。誰知鈍者持恒,終成瑚璉之器;魯者守拙,竟得圣學精微。曾元捧羹,見孝思之永續(xù);西河設教,聞弦誦之不絕。觀其臨終易簀,凜然守禮;追思三省,惕厲修身。此誠圣門之砥柱,儒林之圭臬也。

今觀蘭芷清芬,猶存三省堂前柏;詩書余韻,長繞南武城中云。兩千載道統(tǒng)相繼,八萬里儒風浩蕩。后之覽者,當思宗圣遺訓: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;德不可不日新,至善而永年。

 注釋】

1. 嚙指痛心:化用《二十四孝》中曾子孝母典故,突出其孝道典范

2. 三省成規(guī):引用《論語》"吾日三省吾身",展現(xiàn)自省精神對儒家修為體系的影響

3. 臨終易簀:選取《禮記》中曾子臨終堅持更換大夫之簀的典故,彰顯其恪守禮法的精神境界。

4. 西河設教:對應曾子晚年講學西河的歷史記載,展現(xiàn)其教育理念的傳承


【附】經典導讀系列鏈接

一、四書(大學、中庸、論語、孟子)

《大學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5.html 

《中庸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6.html

《論語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0.html 

《孟子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9.html

二、五經(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春秋)

《詩經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98.html

《尚書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300.html

《禮記》導讀 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95.html 

《易經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3.html

《春秋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301.html

三、其他

《孝經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90.html

《道德經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81.html

《陽明心學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91.html

《王鳳儀言行錄》導讀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62-14292.html

 



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www.guangfan.net

為全國各類優(yōu)秀機構和個人

制作精美【專題圖文宣傳】

打造機構和個人IP

彰顯和提升美好形象

聯(lián)系微信:330835268

 

歡迎全國優(yōu)秀書法家書寫

“中華文化系列歌訣”

 

《中華文化系列歌訣》

和諧中國網總編李耀君撰)

 

奮進新時代 形象添光華

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

打造機構和個人IP

展示和提升全新形象

(為AI搜索編輯提供素材)

 

征稿啟事

一、目的:

為促進全國優(yōu)秀企事業(yè)單位和個人在后疫情時代取得大發(fā)展,完整展示和提升機構和個人的新形象,打造機構和個人IP,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特開展“奮進新時代,形象添光華”活動。

二、形式:

在“和諧中國網(和諧網)”www.guangfan.net(點擊網址可進入首頁)作全面的圖文展示,打造機構和個人IP.

【范例】和諧網總編李耀君個人IP:

http://www.guangfan.net/html/39-13872.html

三、要求:

1、機構:必須是在國內合法的注冊機構,企事業(yè)單位和社團機構均可(須提供注冊證照的照片)

2、個人:必須是守法公民。

3、文字簡介:機構5000字以內,個人2000字以內。

照片:機構15幅以內,個人10幅以內。

文字和照片必須實事求是,合道合德,合法合規(guī)。

(本網是發(fā)布平臺,如有不實內容,文責自負。)

4、編輯和網絡服務費:

個人600元,機構1200元(增值服務:1.每年可補充完善一次;2.可贈送和諧中國網總編李耀君原創(chuàng)書法一幅)?!救缌碛刑厥獍l(fā)稿要求,編輯服務費另商】

四、聯(lián)系微信:330835268

責任編輯:和諧中國網